近日,我们有幸采访到了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翻译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广西民族大学外语学科负责人、博士生导师和新任图书馆馆长张旭教授。他是一位在翻译史研究领域深耕多年,造诣深厚的学者。在访谈过程中,张旭教授与我们深入探讨了翻译史研究在当今时代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分享了对该领域未来的展望。
翻译研究之路亦是个人成长之路
谈到个人的翻译史研究历程,张旭教授回忆起自己的学术历程——从起初对翻译研究的单纯热爱,到后来将个人翻译爱好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从个人的独立研究到团队协作,他始终以前瞻性的眼光洞悉翻译学科的发展需求,坚守初心,不断突破自我,为翻译史研究带来了兼具学术价值和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
跨学科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在跨学科研究方面,张教授认为“跨”学科不仅需要自身的不断探索,还依赖合适的机遇。他指出,跨学科研究要求学者从多元视角观察问题,不断摸索前行。他的学术经历为希望投身跨学科研究的学生提供了宝贵启示,尤其在个人能力之外,更需要学术视野与机遇的结合。
诗歌翻译的深厚底蕴
张旭教授著有《中国英诗汉译史论》《视界的融合:朱湘译诗新探》等多部关于诗歌翻译研究的作品,并获得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和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在诗歌翻译方面,张旭教授曾受到语文老师的积极影响,获得了启蒙与灵感,并且在与身边同学的交流探讨中,对诗歌愈发产生浓厚兴趣。他指出,诗歌翻译不仅是语言的转换,更蕴含深厚的文化底蕴,需要翻译者对原诗意境的深刻理解。他认为,推动诗歌的传播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带来积极影响。同时,他强调,诗歌翻译需要反复斟酌,才能品味出文字间的深意,这也应该是翻译人才培养的着力点。
从年谱编撰中汲取学术启迪
张旭教授近年专注于林纾、林语堂、辜鸿铭、严复、余光中等福建籍名人的年谱编撰。他指出,编撰年谱不仅是对人物生平的整理,更是对历史文献的深入挖掘,能帮助研究者系统理解人物的思想与创作演变。张教授特别指出福建籍名人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有重要贡献,对这些人物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弘扬其文化精神。他鼓励有志从事翻译史研究的青年人不仅要对历史保持敬畏之心,更要具备扎实的文献学功底和学术热情。
在创作中明确选题方向
谈及马克思主义翻译史选题的灵感来源时,张旭教授称,自己长期关注马克思主义相关主题,在写作《近代湖南翻译史论》和《现代湖南翻译史论》等几本书籍时,由湖南翻译史联想到全国,由湖南近现代翻译史联想及现代翻译史,从中挖掘出呼应时代需求的马克思主义翻译史研究主题,并联合多位专家,进行了此项研究。在此过程中,他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要求自己绝不出错和绝不能错,反复打磨,以确保研究质量。他说,“利剑千锤成器,精铁百炼成钢”,只有最严谨的态度才能打造出令人信服的作品。。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作为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点负责人,张旭教授强调,一个学科的发展离不开长远的战略眼光和坚实的团队。他勇担责任,不畏挑战,带领学院搭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打造一支精英教师队伍,支持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和人才都太重要了。”在张旭教授和各方向带头人的努力下,外国语学院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已创下累累佳绩,不断向纵深发展。张旭教授也鼓励学生们勤于学业,刻苦奋进,为外国语学科增光添彩。
党建引领促新篇
在访谈接近尾声时,张旭教授强调了党建引领对学科和学院发展的重要作用。作为学校党委委员,他认为党建不仅是思想建设的核心力量,更是推动学科和学院发展的引擎。通过党建工作,学院可以更有效地凝聚教师团队、学生骨干以及整个学科的力量,形成强大的组织合力,确保学院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中持续进步。他认为,当代青年应具备团队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而党建工作在这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在他看来,积极参与党建活动、接受党组织的思想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业与社会活动中双向成长,为未来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张旭教授深信,在党的领导和全院师生共同努力下,外语学科不仅能在教学与科研领域再攀高峰,还能为学术研究注入更为多元化的视角和力量。正是这种扎实的党建根基和战略眼光,为学科的长足发展铺就了广阔的前景。张旭教授的育人之道与治学之路,为广大师生树立了榜样,相信在党建引领下,全体师生一定能发愤图强,不断攀登学术高峰,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共同推动外国语学科团队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初审:刘雪芹 复审:吕雅芬 终审:陆进强)
(张旭教授)
(张旭教授与采访者融洽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