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院外国文学方向负责人张跃军教授及团队成员,出席了在上海、重庆、湖南株洲及长沙举办的多场学术会议,展现了我院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2025年5月25日,朱文宣副教授赴复旦大学参加了由(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区域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全球化背景下的区域国别研究:视域拓展与学科融合’学术研讨会”。
在会议期间,朱文宣副教授宣读了论文《跨国协同与产教融合驱动下的中国-东盟语言服务人才培养的机制研究》。该论文聚焦于中国-东盟语言服务人才培养领域,深入探讨跨国协同与产教融合的驱动机制,吸引了与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6月13日至15日,在重庆大学召开的第十一届族裔文学国际研讨会上,张跃军教授出席了(中国)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世界族裔文学专业委员会理事会议,主持了一场主旨发言,在平行论坛中发言并担任点评人。会议期间,作为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张教授还就下半年将在重庆大学召开的该专委会的年会进行了调研。

张跃军教授(左)与著名诗人和学者、宾夕法尼亚大学Charles Bernstein教授
及中南大学张春敏教授合影
6月20日至22日,在湖南工业大学(株洲)承办的第八届英汉文化对比研究高层论坛上,作为主办单位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英汉文化对比学科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张跃军教授几乎参与了会议全过程。开幕式上,他代表主办单位致辞,深刻阐述了数智时代英汉文化对比研究的时代意义。论坛期间,张教授以《美国现代诗歌中的疾病隐喻解读》为题作主旨报告,深入剖析了诗歌隐喻机制;并参与了行业特色高校外语学科发展专家研讨会,分享了我院学科建设的宝贵经验。

张跃军教授在英汉文化对比研究高层论坛做开幕式致辞
我院副院长肖志兵副教授深度参与本次论坛,在翻译学专题论坛中担任负责人,全程组织并引导该论坛的研讨活动;同时,他还主持了青年学者论坛,为青年学者的学术展示与交流提供了有力支持与专业指导,彰显了我院团队协同参与学术活动的效能。

肖志兵副教授主持青年学者论坛
6月27日至29日,张跃军教授团队出席了在中南大学举办的“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全球南方与美国亚裔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该会议汇聚了来自多所海内外高校、研究机构的160余位专家学者。张跃军教授在主旨发言环节,以《华裔美国诗歌的共同体意识解读》为题发表了学术演讲。他试图构建华裔美国诗歌从民族共同体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演进的诗学分析框架,揭示共同体意识的演进逻辑,并深入阐释了“和而不同”的文化协商机制,为解构西方中心主义认知范式、推动华裔美国诗歌研究提供了新鲜理论视角。同时,张教授还在分论坛中担任点评人,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精彩点评。我院高琳老师及研究生孟晨曦也积极参与此次盛会,他们分别参与分论坛研讨及青年学者交流活动,展现了我院外国文学研究团队的梯队协作与学术活力,共同推动学术交流。

我院外国文学研究团队在中南大学论坛合影
(左起:高琳老师、张跃军教授、孟晨曦同学)
在近期一系列学术活动中,我院外国文学团队积极参与,展现了我院在相关领域的整体实力与团队协作效能。团队通过扎实的学术交流,深化了区域文化、族裔文学、文化对比及美国亚裔文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加强了我院相关学科建设与对外合作。(初审:张跃军 复审:吕雅芬 终审:覃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