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教师风采  校友校庆 
     
      硕导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硕导名录>>正文
    潘艳红
    2020年04月03日 14:03     (浏览次数:)


     

     

     

    潘艳红(PAN Yanhong),博士(香港大学),副教授,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硕导师、学科教学(英语)专硕导师,现任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育/访学经历

    2015.8-2016.7 英国牛津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留学资金委访学项目资助)

    2005.9-2010.3 香港大学语言学系语言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语言学)

    2002.9-2005.6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

    1998.9-2002.6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2.6-至今  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

    2010.4-2012.5 香港大学语言学系  

     

    招生方向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硕

    学科教学(英语),专硕

     

    主要讲授课程

    研究生:学术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与同事合作)、语言学概论、句法学

    本科生:综合英语III 、综合英语IV、逻辑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主要研究方向

    英语—壮语对比研究,句法学,语言类型学,外语教育教学

     

    荣誉/获奖情况

    [12]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教学十佳”称号

    [11]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10]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个人

    [9]2023年,“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钟焓,国赛二等奖。证书编号:202308045)

    [8]2023年,“田家炳杯”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专业教学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黄韵洁,国赛二等奖。证书编号:202308081)

    [7]2023年,CATTI杯全国翻译大赛初赛优秀指导教师奖(指导黄韵洁,获一等奖)

    [6]2022年,第三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5]2021年,第二届全国高校大学生外语水平能力大赛优秀指导教师

    [4]2023年,2021-2022学年度广西民族大学优秀班主任

    [3]2023年,2021-2022年广西民族大学工会积极分子

    [2]2020年,2019-2020学年度广西民族大学优秀班主任

    [1]2019年,2017-2019年度广西民族大学优秀教师

     

    承担/参与课题

    [17]主持2024年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师范认证”背景下非师范院校英语师范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项目编号: 2024JGB165).

    [16]主持2023年广西民族大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思政+思辨”双轮驱动构建综合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15]主持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语序共性理论视阈下侗台语分类词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与研究”(项目编号: 20YJAZH081).

    [14]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壮语句末语气词的方言分布及历时察” (项目编号:16BY73). 排名第三.

    [13]参与完成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传播学视阈下广西地方文化品牌的翻译及融媒体路径研究”(2022KY1581) . 排名第二. 

    [12]主持完成2020年广西高等教育教育本科教学工程类改革项目《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020JGB16) .

    [11]主持完成2013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青年基金项目“词汇功能语法视野下的英—壮复杂述谓结构对比研究”(结项编号: 2018JXZ1710).

    [10]主持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18年研究生精品课程“外语科研方法论”.

    [9]主持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英壮复杂述谓结构对比研究” (项目编号: 2012QD010) .

    [8]主持广西民族大学2013年教材编写项目“用外语写作: 英语专业毕业论文写作指导”. 

    [7]参与完成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基于思辨能力培养的高校外语专业口语教学改革与实践” (项目编号: 2014JGZ112) . 排名第二.

    [6]参与完成2014国家民委课题“民族院校英语专业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一项基于广民族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个案研究”(项目编号: 13047). 排名第二.

    [5]参与完成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课题“英语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排名第二.

    [4]参与完成香港优配研究金(GRF)课题“壮语语法结构研究: 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壮族的语言与文化研究”(课题编号:99060). 2008-2012.

    [3]合作完成美国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 College)课题“Sociolinguistic Research of the Language Contact in Zhuang Inter-marriages”. 课题合作者. 2009-2012.

    [2]参与完成香港研究资助局(RGC)课题“跨语言的复杂述谓结构和连动词研究: 句法、语义和信息结构”(课题编号:18656). 2005-2008.

    [1]参与完成香港大学Louis Cha Fun课题“壮语语法结构研究”(课题编号: 29652). 2005-2006.

     

    期刊论文

    [17] 侗台语分类词研究综述. 《椰城》. 2025(03):160-162.

    [16] “逻辑思辨能力的培养”慕课的开发与应用研究. 《才智》. 2023(3):9-12.

    [15]广西高校英语专业大一新生思辨技能水平调查研究. 《教师》. 2022(36):45-47.

    [14]外语科研方法论精品课程建设探索[J]. 学园. 2021, 14, (18):48-50.

    [13]英壮复杂述谓结构共时研究. 艺术品鉴. 2018(8):94-95.

    [12]英壮复杂述谓结构与英语教学. 明日风尚. 2018(6):254, 267.

    [11]英语—壮语致使结构对比研究. 读书文摘. 2017(9):107.

    [10]英—壮结果构式对比研究. 三月三. 2017(6): 29-32.

    [9]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1):208-209.

    [8]英—壮“表允许”结构对比研究. 三月三. 2016(6):30-37.

    [7]Noun Phrase in Qinzhou Zhuang: An LFG Analysis. English on Campus. 2015(3): 215-217.

    [6]《词汇功能语法:介绍基于约束的并行句法》评介. 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 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2014(8): 69-77.  

    [5](with James Stanford).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exogamy: Dialect acquisition in a Zhuang village. 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 [SSCI, A&HCI]. 2013,17(5):573-607.

    [4](with Adams Bodomo). 钦州壮语au44的词类与语法功能. 汉藏语学报.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12(6):163-171.

    [3]香港大学多语言环境下的语言学教学. 青年文学家. 2012(13): 49.

    [2]钦州壮语hai11的词汇意义和语法功能.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9(1): 103-106.

    [1]HAEQ Constructions in Qinzhou Zhuang. In Selected Papers from the 2007 Annual Research Forum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Edited by Vicky Man.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2009, 108-120.

     

    会议论文

    [6]Core and Oblique Arguments in Qinzhou Zhuang. 第7届国际形式语言学会议, 南开大学. 2016年12月02-04.

    [5]Purposive Serial Verb Constructions in Qinzhou Zhuang. The47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October 17-19, 2014.

    [4](with Adams Bodomo). Color Ideophones in Zhuang. 2011 Annual Research Forum of the Linguistic Socie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December 3, 2011.

    [3](with James N. Stanford). Dialect acquisition and exogamy in a Zhuang minority village in southern China. NWAV ASIA-PACIFIC. University of Delhi, India. February 23-26, 2011.

    [2](with Adams Bodomo). The Function and Category of au44 in Qinzhou Zhuang. The 4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ino-Tibetan Languages and Linguistics, Lund University, Sweden. October15-18, 2010.

    [1]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Aeu in Qinzhou Zhuang. The 3rd Biennial Meeting of the Rice Linguistics Society, Houston, Texas, USA. Feb. 2009.

     

    指导硕士研究生信息

    2025届,指导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生1名,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6名

    2024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6名

    2023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6名

    2022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6名

    2021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5名

    2020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5名

    2019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3名

    2018届,指导学科教学(英语)研究生1名

    2014届,指导英语笔译专业研究生2名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大学 校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Email:webmaster@gxun.cn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3号 南警备 4501200086 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