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教师风采  校友校庆 
     
      硕导名录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硕导名录>>正文
    肖昉
    2025年10月28日 18:00 马豪明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次数:)


    肖昉,讲师,博士,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导、学科教学(英语)硕导


    教育经历:

    2017年9月-2021年12月,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

    2006年9月-2008年12月,广西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文学硕士学位

    2002年9月-2006年7月,广西大学英语专业,文学学士学位


    招生方向:

    学硕: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专硕:学科教学(英语)


    主要讲授课程:

    《大学英语》、《研究生基础英语》


    主要研究方向:

    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壮语语言文化


    荣誉/获奖情况:

    [1] 2021年中共广西民族大学委员会优秀共产党员;

    [2] 2018年国家公派出国教师荣誉证书;

    [3] 2018年广西民族大学第十届“我的研究”学术演讲竞赛博士研究生荣誉奖;

    [4] 2016年广西民族大学“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先进个人”;

    [5] 2013年广西民族大学公共课教师教学比赛三等奖。


    近年主要指导奖:

    2025年:

    [1]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特等奖指导教师

    [2]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二等奖指导教师

    [3]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4]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特等奖指导教师

    [5]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教师

    [6]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7]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8]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英语演讲比赛一等奖指导教师

    [9] 2025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总决赛英语辩论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4年:

    [1] 2024广西高校大学生翻译大赛非英语本科生组一等奖指导教师

    [2]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一等奖指导教师

    [3]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教师

    [4]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5]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6]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7]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教师

    [8] 2024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二等奖指导教师

    2023年:

    [1]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老师;

    [2]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老师;

    [3] 2023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指导老师;

    2022年:

    [1] 2022年第二届广西高校大学生翻译大赛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组特等奖指导老师;

    [2] 2022年第二届广西高校大学生翻译大赛B类非英语专业研究生组特等奖指导老师;

    [3]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A类三等奖指导老师;

    [4]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指导老师;

    [5]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老师;

    [6] 2022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老师;

    2021年:

    [1] 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二等奖指导老师;

    [2] 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老师;

    [3] 2021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三等奖指导老师;

    [4] 2019年度广西民族大学助学筑梦铸人主题视频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5] 2019年第十一届广西翻译大赛一等奖指导老师;

    [6] 2017年第九届广西翻译大赛特等奖指导老师;

    [7] 2016年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一等奖指导老师;


    承担、参与课题:

    [1] 主持在研广西民族大学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基于互动语言学的大学学术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校级,2023-2025;

    [2] 主持完成2022年度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古籍整理专项课题“古壮字孔雀东南飞影印译注”(2022-GMD-042),省部级,2022-2023;

    [3] 主持完成2022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英壮放置事件对比研究”(2022KY0143),厅局级,2022-2024;

    [4] 主持完成2020年度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开放项目“壮语放置事件与移除事件研究”(2020KFYB03),校级,2020-2022;

    [5] 主持完成2018年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壮语“放置”类构式及相关动词研究”(18BCXZD03),校级,2018-2021;

    [6] 主持完成广西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研究中心2018年度研究生创新项目“来宾师公戏《孔雀东南飞》研究”(2018CXZD06),校级,2018-2021;

    [7] 主持完成2017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英汉中动构句选择限制对比研究”(2017KY048),厅局级,2017-2021;

    [8] 主持完成2017年度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壮语人体器官词汇表达感情的隐喻认知研究”(gxun-chxpb201705),校级,2017-2019;

    [9] 主持完成2016年度广西民族大学科研项目“英汉中动结构的对比研究” (2016MDQN007),校级,2016-2019;

    [10] 参与完成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一带一路’视野下的壮泰族群歌唱传统研究”(16XZW026),国家级,2016-2023;

    [11] 参与完成201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中动结构对比研究” (16CYY004),国家级,2016-2021;

    [12] 参与在研202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壮语核心词的共时分布与历时演变研究”(22CYY048),国家级,2022-2026;

    [13] 参与完成2023年度国家民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民族高校课程思政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协同共进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23054),省部级,2023-2025;

    [14] 参与完成2020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互动语言学理论的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与实践”(2020JGA),省部级,2020-2024;

    [15] 参与在研2022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高等教育国际化专项课题“互动语言学视域下面向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语法教学改革研究”(2022ZJY3098),省部级,2022-2024;

    [16] 参与完成广西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立项课题“基于三语习得理论的广西民族地区英语教育研究——以壮族为例”,(2017C371),省部级,2017-2019;

    [17] 参与完成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反预期构式“再X也Y”的语义语用研究“(2020KY04011),厅局级,2020-2024;

    [18] 参与完成2017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战略需求背景下通用英语+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以广西民族大学为例”(2017JGB207),厅局级,2017-2019;

    [19] 参与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23年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校级,2023-2025;

    [20] 参与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23年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研究生基础英语”(gxmz-kys202303),校级,2023-2025;

    [21] 参与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20年度教材建设立项“新一代通用学术英语(基础篇)综合教程1”(2020ZCJF21),校级,2020-2021;

    [22] 参与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20年度教材建设立项“体育英语跨文化阅读教程”(2020ZCJF22),校级,2020-2021;

    [23] 参与完成广西民族大学2017年度校级科研项目立项“话语标记语“You know”在元认知视角下的语用功能研究”(2017MDSKQN07),校级,2017-2019。


    著作/论文:

    (一) 著作/译著

    [1] 《英汉壮中动结构的句法语义研究》,线装书局,2023年11月。

    [2] 《古壮字<孔雀东南飞>影印译注》,广西教育出版社,2025年10月。


    (二)论文

    [1] My Parents Are There: A Look Into the Impacts of Parental Support on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cademic Resilience and Language Learning Progress at Lower Intermediate Level, 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 2025(60).

    [2] 他山之石:贺大卫的壮学研究,《百色学院学报》,2024(2);

    [3] 岱语土俗文本中的浊声母对应,《辞书研究》,2023(6);

    [4] 家庭伦理的建构、渊源与现实关照——以壮族师公戏《孔雀东南飞》为例,《歌海》,2022(6);

    [5] 壮泰“脸”的语义与文化,《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CSSCI;

    [6] 英汉壮中动结构的构句限制,《河池学院学报》,2021(2);

    [7] 英汉壮中动结构对比研究,《北部湾大学学报》,2019(9);

    [8] 壮语naj的认知研究,《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

    [9] 从汉英广告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七)》,中国出版集团,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10] 大学语音教学对英语听力的影响,《学习月刊》,2011(28);

    [11] 模糊语言在口译中的运用,《考试周刊》,2011(8)。


    指导硕士研究生信息:

    2025届,指导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研究生1名


    社会服务:

    广西语言学会会员,广西古籍整理骨干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大学 校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Email:webmaster@gxun.cn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3号 南警备 4501200086 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