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教师风采  校友校庆 
     
      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学术活动>>正文
    黄坚教授做客“文心讲坛”畅论南非戏剧
    2025年10月16日 11:28 作者:陈晨 摄影:陈晨  来源:外国语学院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10日下午,外国语学院“文心讲坛”第14期在国际教育综合楼1505举行。国内非洲戏剧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黄坚教授应邀作了题为《空间政治视域下当代南非戏剧的种族叙事与身份重构》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由广西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雪芹教授主持。



    (学院刘雪芹院长主持讲座)


    (黄坚教授作讲座)


    黄坚教授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生动的文本分析,深入阐述了空间政治理论在当代南非戏剧研究中的表现。黄教授首先介绍了南非戏剧的历史语境与研究意义,称南非戏剧自诞生之初便带有鲜明的“空间政治”基因。种族隔离制度通过强制性空间划分,将族群分隔为不同的生产与居住区,使“空间”成为社会不平等与权力结构的直接体现。舞台空间因而成为社会空间的象征性缩影,承载了种族压迫、身份抗争与文化重构的复杂张力。

    在理论层面,黄教授结合列斐伏尔的“空间三一论”、索亚的“第三空间”、福柯的“规训空间”及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构建了南非戏剧的空间政治分析框架。他指出,空间并非中立存在,而是被权力关系塑造的社会结构;而个体身体的被规训与空间限制,正是权力运作的最直接表现。

    接着,黄教授结合南非著名剧作家阿索尔·富加德(Athol Fugard)、马什·马蓬亚(Mash Mapanje)等的作品,从“物质空间”“心理空间”与“第三空间”三个层面展开分析。他指出在种族隔离制度下,黑人被迫居住在城市边缘地带,生产与居住空间的强制分离揭示了空间暴力的本质。这种空间的不平等不仅体现在地理层面,也延伸至心理层面。白人群体在特权解体过程中出现“特权焦虑”与身份崩塌,而黑人则在“身份悬搁”状态中寻求防御与重建,形成复杂的心理博弈。在论述“第三空间”的生成时,黄教授指出,南非戏剧通过舞台表演和空间置换,创造出一种抗争性与共存性的“中间地带”。“第三空间”打破了既有的空间秩序,为多元文化的交融与身份的再造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它代表对旧秩序的反抗,体现了走向和解与共同体建构的文化愿景。

    在讲座的后半部分,黄教授重点探讨了后种族隔离时代的“空间正义困境”。他指出,虽然南非已在制度层面废除了种族隔离,但空间不平等依旧存在。经济空间与社会资源的再分配并未实现真正的公平,城市空间的隔离结构依然延续。当代戏剧以批判性的艺术姿态揭示这些“后隔离空间”的问题,呼吁社会对空间正义与身份平等的持续关注。

    最后,黄教授总结道,南非戏剧在空间政治的叙事中呈现出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通过空间的转化与重构,戏剧不仅重述了历史创伤,也为身份认同与文化重建提供了新的视角。研究南非戏剧的空间政治视角,不仅有助于深化对后殖民文学的理解,也为全球南方语境下的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启示。

    在互动交流环节,黄坚教授回答了在场师生提出的“空间政治视角在后殖民文学研究中的适用性”“戏剧空间与身份话语之间的关系”等问题。本次讲座气氛热烈,讨论深入,使在场听众受益匪浅。(初审:张跃军 复审:吕雅芬 终审:胡良人)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大学 校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Email:webmaster@gxun.cn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3号 南警备 4501200086 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