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教育教学  教学科研  学生工作  招生就业  党建工作  教师风采  校友校庆 
     
      英语系
    当前位置: 首页>>师资队伍>>英语系>>正文
    张跃军教授
    2020年10月08日 14:51     (浏览次数:)



    张跃军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英语语言文学学硕、翻译专硕),职务:学术委员会主任、西方语言文学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英语系主任


    教育经历:

    1997年9月-2000年12月,中山大学,博士

    1987年9月-1989年1月,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1983年9月-1987年6月,安徽大学,学士

    (曾两度赴美访学:2011年—2012年,宾西法尼亚大学,富布莱特研究学者;2002年—2002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


    招生方向

    英语语言文学,博士

    英语语言文学,学硕

    翻译,专硕(口笔译)


    主要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英国文学,美国文学

    硕士生课程:西方古典文论,20世纪英美诗歌,西方现当代文论

    博士生课程:现当代西方文论专题,20世纪英美诗歌专题,美国文学,学术研究方法,学术原典选读



    主要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文学与文化批评理论、翻译理论与实践


    代表性荣誉/获奖情况:

    [1] 湖南省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

    [2]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07年;

    [3] 湖南省第二批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百人工程”培养对象,2004年;

    [4] 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001年;

    [5] 湖南省第二批新世纪121人才,2008年;

    [6] 5次获得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奖,在2013-2006年期间;

    [7] 长沙市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08年;

    [8] 湖南省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会,30年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2009年;

    [9] 茅以升教学专项奖,2006年;

    [10] 广西民族大学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9年;

    [11] 广西民族大学学校嘉奖,2019—2021年期间,多次获得“考核优秀”、“优秀教师”等荣誉;

    [12] 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如:外研社国才杯“理解当代中国”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英语演讲全国总决赛银奖,2023年。


    主持的重要科研/教研课题:

    [1] 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伊丽莎白·毕晓普文学世界的跨越与融通,2018年;

    [2] 广西民族大学人才引进项目: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多维观照,2019年;

    [3] 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专项课题):《华裔美国诗歌赏析》教材建设,2020年;

    [4]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子项目,《普林斯顿诗歌与诗学百科全书》翻译与研究;

    [5] 应用技术型大学外语教师发展研究,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高校外语教改科研专项),重点项目,2015年;

    [6] 厦门市社科院重点项目,厦门历史文献Everyday Life in China的翻译研究,2016年;

    [7]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当代华裔美国诗歌研究,2016年;

    [8] 厦门市社科院重点项目,厦门历史文献 Amoy and the surrounding districts的翻译研究,2017年;

    [9]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学研究,2002年;

    [10] 湖南省资助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耶鲁解构主义文论研究,2001年;

    [1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布鲁姆诗学研究,2005年;

    [12] 2005年湖南省社科基金“百人工程”课题,英美文学经典的文化研究,2006年;

    [1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毕晓普诗歌研究,2007年;

    [14] 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前沿研究项目(重点项目),中西文学与文论的现代转换,2010年;

    [15]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毕晓普的诗歌与诗学研究,2010年。


    著作/论文

    (一) 著作/译著

    [1] 厦门及其周边地区:来自一位厦门海关税务司的观察,译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23年;

    [2] 西方文论视野中的英美文学经典,清华大学出版社,2021年;

    [3] 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福建河流及道路沿途风光,译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

    [4] American Modernist Poetry and the Chinese Encounter,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5] 安娜·布莱德斯翠特诗选,译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6] 美国性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安徽文艺出版社,2006。


    (二) 代表性论文

    [1] 奥登诗歌的社会关怀与伦理关切,《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2月19日;

    [2] 华裔美国文学中的种族意识与身份认同研究,第二作者,《华文文学》,2020年第5期;

    [3] 艾米莉·狄金森的家园书写与文化身份,第二作者,《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4] 人类命运共同体:灾变语境下文学的张力,第二作者,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2020年第7期;

    [5] 强力的颠覆:金斯堡与哈斯母亲诗歌的影响诗学解读,第二作者,《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0卷第1期;

    [6] “温和的女性主义”:华裔美国诗人陈美玲的中国传统女性观,《外语研究》,2019年第3期;

    [7] 诗歌翻译新模式——读《栖居于可能性:艾米莉·狄金森诗歌读本》,《亚太翻译与跨文化研究》(第七辑),2018年12月;

    [8]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Specialty in China at Present Time, Proceedings of 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nd Workshop on TEFL & Applied Linguistics, Crane Publishing, 2015年3月;

    [9] “文学作为一种教育手段:以华兹华斯、狄金森和李立扬为例”,《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930日;

    [10] “Lapis Lazuli” as Radiator of Chinese Culture: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and the Taoist Thinking, The Yeats Journal of Korea, Vol. 49 (2016. 4)

    [11] 毕晓普诗歌中同性情感的“中介性”研究,《国外文学》,2017年第1期;

    [12] 毕晓普巴西主题旅行诗歌的殖民主义、后殖民主义和内部殖民主义解读,《外国文学》,2017年第4期;

    [13] 艾米莉·狄金森在中国的译介,《中国翻译》1998年第6期;

    [14]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济慈时代”,《中山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5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01期;

    [15] 文学研究的整体性——读《走向<四个四重奏>——T.S.艾略特的诗歌艺术研究》,《外国文学》,2000年第1期;

    [16]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意象主义诗歌,《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3期;

    [17]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地方主义”诗学,《外国文学研究》,20011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全文转载,20017期;

    [18] 并行而非对立——试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歌的结构特征,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二辑),20017月;

    [19] 异国情调与本土意识形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与中国的对话,《外国文学评论》,2001年第4期;

    [20]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观,《当代外国文学》,2002年第2期;

    [21] 理查德· 鲍伊利尔:《诗歌与实用主义》,《中国学术》2002 3/总第十一辑,200211月;

    [22] 萨伊德“理论的旅行”及其成因——兼析萨伊德作为文化流亡者的心路历程,《世界文学》(台湾),2003年第8期;

    [23] 网络时代的比较文学景观,《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4] “是人在写诗,是人在思考”——布鲁姆与德里达关于诗人自我之争,《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

    [25] 布鲁姆早期浪漫主义诗歌理论初探,人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外国文学研究》 200411期;

    [26] 美国比较文学研究观念的演变,《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27] The Tradition of Pragmat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in Re-reading America: Changes and Challenges, Reardon Publishing, 2004;

    [28] 从《比萨诗章》中汉字的使用看其对中国文化的表现,《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611月;

    [29] “Enlarge the Temple”: An interview with Charles Altieri,《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

    [30] 《美国性情》:一部诗的历史,《国外文学》,2007年第4期;

    [31] 英美中产阶级画像·暴力美学化·后现代诗歌语言策略——凯斯顿·萨瑟兰的《虐待疗法》解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第九辑),200812月;

    [32] 哈特曼解读华兹华斯对于自然的表现,《当代外国文学》,2009年第4期;

    [33] 论默温《虱》的后现代诗风,《学术论坛》,2009年第12期;

    [34] 论W. S. 默温中期诗歌风格的变化,《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9期;

    [35] 叶芝《天青石雕》对于中国山水画及道家美学思想的表现,《外国文学研究》,2011年第6期;

    [36] 从荒野描写到毒物描写:生态批评的发展趋势,第二作者,《当代外国文学》,2012年第2期;

    [37] Modernism, Literature and Theory: An interview with Jean-Michel Rabaté,《外国文学研究》,2012年第3期;

    [38] 斯皮瓦克的后殖民异质伦理,《外语教学》,2012年第6期;

    [39] 论斯皮瓦克的女性主义批评,《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40] 回忆与方位·历史与现实·性别意识与身份认同——毕晓普《地理之三》的一种解读,《国外文学》,2013年第2期。


    (三)教材

    [1] 英美经典诗歌选读,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18年;

    [2] 华裔美国诗歌赏析,编著,东华大学出版社,2022年;


    指导士研究生信息

    2023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指导学生1人

    2022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指导学生1人


    指导硕士研究生信息:

    2024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指导学生1人

    2023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指导学生4人;翻译硕士专业,指导学生7人

    2022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指导学生3人;翻译硕士专业,指导学生5人

    2021届,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指导学生2人;翻译硕士专业,指导学生2人

    2020届,翻译硕士专业,指导学生2人

    此外,在中南大学曾指导博士毕业生9人,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83人,翻译硕士生(含口笔译)9人


    社会服务:

    [1]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2]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英汉文化对比学科委员会主任、诗歌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

    [3]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分会,常务理事

    [4]广西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5]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

    [6]多种平台和项目评审专家

    [7]国家一流本科专业、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英语)负责人

    [8]自治区一流本科课程(英国文学)负责人

    [9]多次为重要外事活动担任同传和交传翻译服务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广西民族大学 校址:中国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88号 邮编:530006 Email:webmaster@gxun.cn

    备案号:桂ICP备05000943号 南警备 4501200086 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0601-04